桃李满园果飘香,虾蟹渐肥游满塘。初秋时节,一棵树村的千亩果园和千亩鱼塘早早开启了“丰收模式”,迎接八方来客。
走进一棵树村牛宝体育全站,最先看到的就是入口处“一棵树村水果采摘园”几个大字,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藤架上,一串串葡萄在防尘袋的呵护下酝酿着甜蜜。桃李缀满枝头,触手可及,随手摘一颗、咬一口,酸甜多汁,满口生津。西瓜匍匐在地上,个大溜圆……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在果园里采摘水果。
“此前,这里还是黄河岸边的一个落后村。”一棵树村宋敏告诉记者,“村子位于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南侧,地理位置偏僻,土地贫瘠,气候干旱。2003年,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平整村内50亩集体荒地荒坡作为种植‘试验田’,通过改良土壤、外出学习种植技术等一系列措施,从而建立起了‘百亩葡萄园’项目的雏形。”
葡萄种植成功,收益越来越高,看到希望的村民纷纷承包荒坡搞种植。3户到25户,50亩到近千亩,经过20余年的持续改造,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坡变成了如今寸土寸金的果园,村民们更是携手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。
“今年我们还在积极通过抖音平台进行助农直播带货,不仅可以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致富,也可以提升本村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实现农特产品走出家门,打通农产品销售‘绿色通道’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宋敏说。
如今,站在244国道途经一棵树村的路西向黄河方向望去,河对岸吹来的风轻抚芦苇,肥美的鱼虾时不时翻起水花,水鸟悠闲地梳理毛发,钓鱼客三三两两怡然自得,小渔村的美丽景致跃入眼底。
随着果园的发展,把村内闲置盐碱地改良成致富良田也应运而生,成为村民的又一经济来源。谁又能想到曾经让村民“愁上天”、经济效益长期为零的盐碱地,现在却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“香饽饽”。
村民蒋小平在一棵树村承包了200多亩鱼塘,他告诉记者,养殖水产每年为他家带来约20万元的净利润。近些年,村里的养殖、采摘渐成规模,不少游客慕名而来。于是,他的鱼塘又开拓了垂钓业务,每天能收入300元到500元。
“从我父辈开始,我们就尝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,把土壤pH值从9以上控制在8.5左右,养殖水源的碱性更适宜养殖,生产出来的水产品肉质就比较鲜嫩,没有腥味,本地和周边的消费者都认可,基本不愁销售。”蒋小平说。
上世纪80年代,这里土壤盐碱化,让“不惜力、只惜地”的村民痛心不已。蒋小平的父亲蒋昌则作为党员,带头先行先试,硬是在白茫茫的盐碱地里蹚出一条水产养殖的新路子。
党员探路子,党总支扛担子。通过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动、村民参与”,一棵树村党总支把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,经过十几年努力,现已发展5户村民成为养殖大户。2020年,村党总支还投入资金开发百亩鱼塘为村集体经济项目,逐步发展水产养殖、休闲观光、垂钓烧烤等多元一体的新业态。目前,村里承包的约1000亩盐碱地年产值能达到100多万元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5万元。
内蒙古兴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武丽就出生在一棵树村,2018年返乡创业,承包1600多亩土地、投资5000多万元在盐碱地上养起了南美白对虾。“南美白对虾要在模拟海水的盐碱水域养殖。一棵树村的盐碱地水塘能为我们养虾提供场所和养殖水源,还能降低养殖成本,是我们发展产业的好地方。”武丽说。
从2021年开展首批盐碱水养殖对虾试验至今4年间,对虾已经实现规模化养殖。“巴悦八”对虾品牌美名远播,在乌海市及周边地区水产品市场逐步站稳了脚跟,成为一棵树村叫得响的水产品品牌。
今年,一棵树村村集体经济持续做好水产品“文章”,利用百亩鱼塘盐碱水养殖中华绒螯蟹、黄河鲤鱼等水产品,不断丰富水产养殖种类,逐步发展水产养殖、休闲观光、垂钓烧烤等多元一体的新业态。村里还把集体资产——15套农家小院整体租赁给农业企业,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等项目牛宝体育,丰富乡村旅游业态,吸引更多游客来我们村观光旅游。
“现在产业多了,环境变美了,来这里游玩的也特别多,收入翻了几番,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说起现在的生活,村民一脸喜悦。
荒坡披绿果香飘,荒滩改良鱼虾鲜。两个“千亩基地”的持续实施,让一棵树村过去“颗粒无收”的闲置土地变成了增产增收、产业发展的“聚宝盆”,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呈现在眼前。
如今,一棵树村每一片土地都蕴藏着活力与希望,每一个村民都充满了干劲和力量,昔日的小山村正在酝酿着一场更加美丽的蜕变!